莆田九九信息网

为什么设定多个闹钟反而更难起床?这里面藏着有趣的生理知识

发布:2025-10-06 16:21 浏览:0
特别声明:本页信息由用户及第三方发布,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详情请阅读九九信息网免责条款
详细信息

你说得太对了!设定多个闹钟(尤其是使用“贪睡”功能反复打断)反而让人感觉更困、更难真正起床,这背后确实藏着非常有趣的生理学知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睡眠周期的破坏与“睡眠惯性”的反复触发:

碎片化睡眠与身体修复受阻:

压力激素的累积:

对生物钟的干扰:

总结关键点:

如何更科学地起床?

设定一个(且仅一个)靠谱的起床时间点: 算好自己需要的睡眠时间,设定一个固定的起床时间(即使是周末也尽量接近),并坚持。 一次性起床: 闹钟响了,立刻开灯(光线是抑制褪黑素、唤醒生物钟的最强信号),坐起来,最好离开床。克服最初的几十秒到一分钟的困难期,睡眠惯性会消散得更快。 利用光照: 醒来后尽快接触自然光或明亮的灯光。 规律作息: 保证每晚有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是早上容易起床的根本。 考虑智能闹钟/手环: 有些设备能在设定的时间窗口内,监测到你在浅睡期时(比如通过体动)才唤醒你,减少睡眠惯性。 避免睡前蓝光: 保证睡眠质量是基础。

所以,告别“贪睡”按钮吧!虽然按下那一刻很爽,但它其实是让你起床更痛苦、状态更差的“甜蜜陷阱”。勇敢地在第一个闹钟响起时离开温暖的被窝,你的身体和大脑会感谢你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