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染中的“苏木染”和“黄檗染”都是利用植物中含有的特定色素(天然染料分子),通过一定的工艺(主要是媒染法)与纤维结合,从而实现染色效果的。它们的名称直接来源于所使用的染材——苏木和黄檗。
下面分别解释它们的染色原理和工艺过程:
一、 苏木染 (红色系)
染材与色素:
- 染材: 苏木(学名:Caesalpinia sappan L.)的心材部分。主要产于东南亚、中国南方(如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福建等地)。
- 主要色素: 巴西苏木素。这是一种隐色色素,本身颜色很浅或无色。它的显色和与纤维的结合需要特定的条件(氧化和媒染剂)。
染色原理与工艺步骤:
- 预处理: 将织物(丝、毛、棉、麻等)清洗干净,去除杂质和浆料。
- 色素提取: 将苏木块劈碎或研磨成粉,放入水中煮沸一定时间(通常30-60分钟或更长),提取出色素溶液(染液)。苏木染液本身呈黄褐色或橙红色。
- 媒染(关键步骤): 这是苏木染色的核心。媒染剂在色素和纤维之间起到“桥梁”作用,使色素牢固地附着在纤维上,并显色。
- 媒染剂选择: 不同的媒染剂会产生截然不同的颜色效果。
- 铝媒染剂(明矾、铝钾矾): 这是最常用的,能产生鲜艳的红色到粉红色(如桃红、玫瑰红)。明矾中的铝离子与巴西苏木素结合形成红色的金属络合物。
- 铁媒染剂(绿矾、醋酸铁): 产生深紫红色、紫褐色、灰黑色。铁离子与色素结合形成深色络合物。
- 铜媒染剂(硫酸铜): 产生红棕色、紫棕色。
- 锡媒染剂(氯化亚锡): 能产生更明亮的粉红色或橙红色。
- 铬媒染剂(重铬酸钾): 产生较深的红棕色。
- 媒染方法:
- 预媒染法: 织物先浸入媒染剂溶液中处理一定时间(如30分钟),捞出拧干(或不拧),再放入苏木染液中染色。
- 后媒染法: 织物先在苏木染液中染色一定时间,捞出,再浸入媒染剂溶液中处理。
- 同浴媒染法: 媒染剂直接加入染液中,织物在其中染色(较少用,控制较难)。
- 染色: 经过(或同时进行)媒染处理的织物在苏木染液中浸泡、翻动、加热(通常保持温热或微沸一段时间,如30-60分钟),使色素-媒染剂络合物充分上染纤维。
- 氧化: 在染色过程中或染色后,将织物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空气中的氧气会使隐色的巴西苏木素氧化显色,颜色更加稳定和鲜艳(尤其是铝媒染的红色)。
- 水洗与固色: 染色完成后,用清水反复漂洗织物,洗去浮色。有时会进行固色处理(如用弱酸性溶液或某些固色剂)以提高色牢度。
- 晾干: 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苏木染色的关键点: 显色鲜艳的红色高度依赖铝媒染剂和充分的氧化过程。媒染剂的种类和浓度、染液的pH值(苏木在弱酸性到中性条件下染色较好)、染色温度和时间都会显著影响最终的颜色深浅和色调。
二、 黄檗染 (黄色系)
染材与色素:
- 染材: 黄檗(学名: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 或 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树皮。主要产于中国东北、华北、四川等地。
- 主要色素: 小檗碱。这是一种生物碱类色素,本身呈鲜黄色,具有荧光特性。它可以直接上染某些纤维(如丝、毛),但牢度较差,通常也需要媒染剂来增强色牢度和改变色调。
染色原理与工艺步骤:
- 预处理: 同苏木染。
- 色素提取: 将黄檗树皮切碎或研磨,放入水中煮沸提取色素。黄檗染液呈明亮的黄色,带有绿色荧光。
- 染色(直接染/媒染):
- 直接染色: 黄檗色素对蛋白质纤维(丝、毛)有较好的亲和力。将丝或毛织物直接浸入黄檗染液中加热染色(如60-80°C,30-60分钟),即可得到鲜亮的黄色。但直接染色的耐光性和耐洗性相对较差。
- 媒染染色(增强与扩展): 为了提高色牢度、改变色调或用于纤维素纤维(棉、麻),通常也使用媒染剂。
- 媒染剂选择:
- 铝媒染剂(明矾): 增强并稳定黄色,使黄色更纯正、明亮,提高耐光性。是最常用的媒染剂。
- 锡媒染剂: 也能得到更鲜艳的柠檬黄。
- 铁媒染剂: 会产生橄榄绿、军绿色或灰绿色。小檗碱与铁离子结合形成绿色络合物。
- 铜媒染剂: 产生黄绿色或橄榄色。
- 媒染方法: 同样可以采用预媒染、后媒染或同浴媒染法。预媒染法(尤其是铝媒染)在黄檗染中应用广泛,以增强纤维对色素的亲和力。
- 水洗与固色: 染色完成后充分水洗去除浮色。黄檗染色的耐光性相对苏木等较好,但固色处理仍有助于提高整体牢度。
- 晾干: 阴干。注意黄檗染的黄色在阳光下非常鲜艳,但强光长期照射会褪色(所有天然染料都需注意避光保存)。
黄檗染色的关键点: 其核心在于小檗碱这种鲜亮的黄色生物碱色素。对于丝、毛,直接染色就能获得很好的效果,是获取天然鲜黄色的重要来源。媒染(尤其是铝媒染) 主要用于提高色牢度和用于纤维素纤维。铁媒染则是获取独特绿色调的重要方法。黄檗染液和染成的织物在紫外线灯下会发出明亮的黄绿色荧光,是其一大特色。
总结
- 名称来源: 直接来源于使用的染材——苏木和黄檗。
- 染色效果实现:
- 苏木: 依靠巴西苏木素与媒染剂(尤其是铝) 形成络合物,并通过氧化显色,得到红色系(红、粉、紫、褐、黑等)。
- 黄檗: 依靠小檗碱色素本身或其与媒染剂形成的络合物,得到黄色系(鲜黄、柠檬黄)或绿色系(橄榄绿、军绿)。其鲜亮的黄色和荧光特性是标志。
- 核心工艺: 媒染法是控制最终颜色和保证色牢度的关键步骤。不同的媒染剂(铝、铁、铜、锡、铬)能产生丰富多变的色彩。
- 共同点: 都需要经过染材处理、色素提取、媒染处理(或直接染)、染色、水洗、晾干等基本步骤。pH值、温度、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效果。
这两种古老的染色方法,通过利用植物中特定的化学物质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展现了天然染料的色彩魅力和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