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到的二战“鸡功臣”是一个真实而有趣的历史细节!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英国的一只名叫“玛丽安娜”(Mary of Exeter)的母鸡。不过需要澄清的是,它主要预警的并非炮弹袭击,而是更致命的毒气袭击。
以下是关于“玛丽安娜”和鸡在二战中作用的关键信息:
核心作用:毒气预警
- 原理: 鸡(尤其是雏鸡和小型鸟类)对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如芥子气、光气等)极其敏感。它们的呼吸频率快,代谢率高,毒气对它们的影响会远早于人类显现出来(出现不适、站立不稳甚至死亡)。
- 方法: 在战壕、掩体或重要据点中,士兵会将鸡(通常是装在笼子里)放置在较低的位置(因为毒气密度通常比空气大,会下沉)。士兵们时刻观察鸡的状态。如果鸡突然表现出异常(如焦躁不安、呼吸困难、瘫倒甚至死亡),这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表明有毒气正在逼近或已经泄漏,士兵们必须立即戴上防毒面具并采取防护措施。
“玛丽安娜”的故事:
- 所属部队: 玛丽安娜属于英国德文郡与多塞特郡团第5营。
- 服役地点: 主要在北非战场和意大利战场。
- 卓越表现: 玛丽安娜以其非凡的“服役”经历而闻名:
- 她多次成功预警毒气袭击,挽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
- 她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和适应力。在服役期间,她曾三次受伤(包括被弹片击中、被吉普车碾压、被狐狸袭击),但都顽强地活了下来并重返岗位。
- 她不仅提供预警,其下的蛋也成为了士兵们宝贵的营养补充。
- 荣誉: 鉴于其卓越贡献,玛丽安娜于 1945年3月 被英国著名的动物慈善机构 PDSA (People's Dispensary for Sick Animals) 授予了 迪金勋章。这个勋章是专门为在战争中表现出非凡勇气和奉献精神的动物设立的,被誉为“动物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关于“听觉预警炮弹”的澄清:
- 虽然鸡的听觉确实不错,但它们被用作预警的主要价值在于对毒气的敏感性,而非对炮弹声音的预警。
- 炮弹来袭时的尖啸声,人类士兵本身就能听到并做出反应(卧倒、寻找掩体)。鸡的听觉在这方面并不比人类更有优势。
- 将鸡的作用描述为“预警炮弹袭击”可能是后世流传中产生的一点混淆或浪漫化解读。其核心且无可替代的军事价值在于毒气预警。
历史背景:
- 在一战期间,毒气被大规模使用,造成了惨重伤亡。这使得二战参战国,尤其是经历过一战的欧洲国家,对毒气袭击的威胁高度警惕,并积极寻找有效的预警方法。
- 使用鸟类(如金丝雀)在矿井中预警瓦斯气体,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做法。在二战中,将鸡应用于战场毒气预警,正是这一思路的延伸和发展。鸡相对容易获得、饲养成本低、体型比金丝雀大更容易观察,且能提供额外的食物(鸡蛋),因此成为了一种实用的选择。
总结:
二战中确实有“鸡功臣”,它们主要是作为活体毒气警报器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非依靠听觉预警炮弹。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英国母鸡“玛丽安娜”。她凭借其在北非和意大利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多次成功预警毒气并顽强生存),于1945年获得了动物界的最高军事荣誉——PDSA迪金勋章。这些鸡以其独特的生理特性,在防范看不见的致命威胁方面,为保护盟军士兵的生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二战史上一个独特而真实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