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水母(Nemopilema nomurai),这种体型巨大的水母确实令人震撼,也因其生态影响和潜在危害而备受关注。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信息:
基本特征与“巨型”体型
体型庞大: 这是它最显著的特征。
- 伞径(直径): 通常可达1-2米,最大记录个体确实超过2米,甚至有报道接近3米。
 
- 体重: 成年个体重量可轻松超过150公斤,最大记录超过200公斤。
 
- 对比: 它是世界上现存体型最大的水母种类之一,其伞径甚至超过一个成年人的身高,重量相当于两个成年人的体重总和。
 
外观:
- 伞部呈半球形或蘑菇形,通常为红褐色、黄褐色或淡白色。
 
- 伞缘有8个大的、边缘平滑的缘瓣。
 
- 口腕(从伞中心垂下的触手状结构)非常粗大且复杂,融合在一起形成皱褶的“幕帘”,这是其主要的摄食器官。
 
- 没有其他水母常见的、用于捕食的长长触手(其刺细胞主要分布在口腕上)。
 
“毒物聚会者” - 毒性:
- 有毒但非致命(对人类): 野村水母全身,尤其是口腕上,密布着刺细胞。当接触到人体皮肤时,这些刺细胞会弹出微小的毒针并注入毒素。
 
- 毒性强度: 其毒素远不如澳大利亚箱水母或僧帽水母那样致命。对于健康成年人,被蜇伤通常不会危及生命。
 
- 蜇伤症状: 会引起剧烈的疼痛、红肿、皮疹、瘙痒,严重者可能出现局部组织坏死、水泡、肌肉疼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心悸甚至休克。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面积、个体敏感度以及是否及时处理。
 
- 主要受害者: 渔民和潜水员是主要受害者。在捕捞作业中,巨大的水母会堵塞、压垮渔网,渔民在清理渔网时极易被蜇伤。潜水员如果意外接触也会受伤。
 
- “聚会者”含义: “毒物聚会者”可能是指它拥有大量刺细胞(毒物)聚集在口腕上,也暗示了它在某些年份会大量聚集出现,形成“聚会”般的规模。
 
分布与活动范围(长三角到日本海)
核心分布区: 野村水母主要分布于
西北太平洋海域。
- 中国: 黄海、东海(包括长江口、浙江、福建沿海,即长三角海域是其重要活动区域)。
 
- 朝鲜半岛: 西海岸和南海岸。
 
- 日本: 日本海(日本称“东海”)、黄海(日本称“西海”)、太平洋侧的本州、四国、九州沿岸。日本海是其重要的繁殖和分布区。
 
季节性洄游: 它们会进行一定范围的洄游。通常:
- 春夏: 随着暖流向北移动,在日本海、黄海、东海北部活动。
 
- 夏秋: 数量达到高峰,广泛分布于上述海域。
 
- 秋冬: 随着水温下降,成体会逐渐死亡,幼体(螅状体)在海底越冬。
 
洋流影响: 对马暖流等洋流会将其携带到更广泛的区域,有时甚至出现在北海道南部或更南方的海域。
生态影响与“聚会”现象(暴发)
渔业灾害:- 堵塞和破坏渔网: 这是最直接、最严重的经济影响。巨大的体型和重量会压垮、撕破渔网,特别是定置网和底拖网。渔民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清理网中的水母,甚至被迫停止作业。
 
- 毒死渔获物: 与水母一起被捞上来的鱼类,可能被其刺细胞蜇伤致死或降低品质。
 
- 影响捕捞效率: 大量水母占据网具空间,减少目标鱼类的捕获量。
 
生态系统扰动:- 食物竞争: 野村水母是贪婪的浮游生物食者(主要以小型甲壳类、浮游动物、鱼卵和仔鱼为食),其暴发会与鱼类(尤其是经济鱼类的幼鱼)争夺食物资源。
 
- 捕食鱼卵和仔鱼: 直接消耗大量鱼卵和仔鱼,影响鱼类资源补充。
 
- 改变食物网结构: 大规模暴发可能暂时性地改变局部海域的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
 
暴发原因(“聚会”成因): 其数量在某些年份会异常激增,形成“水母暴发”或“水母旺发”。科学家认为这与多种因素有关:
- 过度捕捞: 导致其天敌(如大型鱼类、海龟)减少,同时竞争者(如小型中上层鱼类)减少,减少了对其数量和幼体(螅状体)的抑制。
 
- 海水富营养化: 来自农业径流和城市污水的营养物质(氮、磷)增加,导致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为浮游动物(水母的食物)提供了充足食物。
 
- 气候变化: 海水温度升高可能有利于其生长繁殖,延长其活动季节;也可能改变洋流模式,影响其分布和幼体输送。
 
- 海洋工程: 沿海人工设施(如堤坝、码头)为其螅状体提供了更多理想的附着基。
 
- 生命周期特性: 其底栖的螅状体阶段可以持续多年,在环境有利时大量释放幼体(蝶状体)。
 
总结
野村水母是西北太平洋(包括中国长三角沿海、黄海、东海至日本海)特有的巨型水母。其直径可达2-3米,体重超过200公斤,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巨兽”。它全身布满刺细胞,具有毒性,被蜇伤会引起剧烈疼痛和炎症,对渔民构成严重威胁,是名副其实的“毒物聚会者”(指其携带大量毒刺且在某些年份大规模聚集)。
它对渔业造成巨大破坏(堵塞、破坏渔网),并扰动海洋生态系统(竞争食物、捕食幼鱼)。其暴发与过度捕捞、富营养化、气候变化等人类活动密切相关。虽然对人类通常不致命,但遇到这种庞然大物时务必保持距离,避免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