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植物学角度详细解析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形态特征,重点关注其叶片和根茎(实际是根)的独特之处:
一、 植物学分类与整体形态
- 科属: 伞形科 (Apiaceae/Umbelliferae), 当归属 (Angelica)
- 生活型: 多年生草本植物。
- 株高: 通常0.4-1米高。
- 茎: 直立,圆柱形,表面有纵直沟纹(棱槽),通常带紫色或紫绿色,中空,上部多分枝。茎表面光滑无毛或近无毛。
二、 叶片的独特形态特征
当归的叶片是其伞形科特征的典型代表,但也具有当归属的细节特点:
叶序: 互生。
叶型: 二至三回三出式羽状复叶。这是当归叶片最核心、最显著的特征。
- “羽状复叶”: 指整个叶片由排列在总叶轴两侧的小叶组成,像羽毛状。
- “三出式”: 指在每一级的羽片分枝上,通常由3片小叶组成(有时最基部一对羽片可能由5片小叶组成)。
- “二至三回”: 指这种三出式羽状分裂的层次。第一回(最基部)的叶轴(一级叶轴)上分出3-5个羽片(二级叶轴);每个二级叶轴上再分出3片小叶(三级叶轴)或再次进行三出分裂(即三回)。最终的小叶(末回裂片)通常是3裂。
小叶形态:- 末回裂片(最终的小叶片): 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 叶缘: 有 不规则的尖锐锯齿 或重锯齿(齿端常有小尖头),有时裂片基部也可能有1-3个深裂。叶缘不平滑是其显著特点。
- 叶尖: 渐尖或急尖。
- 叶基: 通常楔形或截形。
- 叶脉: 网状脉明显。
- 叶面: 叶片两面通常光滑无毛,有时叶脉上或背面有稀疏的短柔毛。绿色,背面颜色可能稍浅。
叶柄: 长,基部显著
膨大成鞘状,且
抱茎。这是伞形科植物的一个普遍特征,但在当归上非常明显。叶鞘通常呈管状或囊状,包裹着茎秆的上部。
叶片大小: 基生叶和茎下部叶较大,叶柄长可达20厘米;随着位置升高,叶片逐渐变小简化,叶柄也变短,最上部的叶有时简化成仅有膨大的叶鞘。
叶片质地: 纸质或薄纸质。
叶片独特之处总结:
- 复杂的三出式羽状复叶结构(二至三回),形成非常精细的裂片。
- 末回裂片边缘具尖锐锯齿或重锯齿,轮廓不光滑。
- 显著的膨大抱茎叶鞘,包裹茎秆上部。
- 叶片大小从基部到顶部呈现明显梯度变化。
三、 “根茎”的独特形态特征(实际为根)
需要明确一个重要的植物学术语:当归主要的药用部位和形态上显著的部分其实是肉质的主根和侧根(贮藏根),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地下茎(根茎)。但在中药材描述中常习惯称为“根茎”或“归身”。从严格的植物学角度,我们应称之为根。
根系类型: 具有发达的
肉质圆锥状或圆柱状主根,并生有
多条肉质侧根。这是其最重要的药用部位和形态特征。
根头部(归头): 主根顶端(接近地面处)膨大,形成短而粗的“根头”。这是残留的地上茎基部和芽的着生部位。
- 残留物: 根头上密布 环状隆起的叶柄残基(由往年枯萎脱落的叶子叶鞘形成)和 休眠芽(用于次年萌发)。这些密集的环状叶痕是识别当归根头部的重要标志。
- 形态: 根头通常粗短,有时稍扭曲。
主根(归身):- 形态: 主根发达,呈 圆锥形(较粗短)或 圆柱形(栽培品有时较长),常有数个分枝(即较粗的侧根)。下部渐细,末端常分叉成几条细长的支根(归尾)。
- 表面: 表皮 黄棕色至棕褐色,有 密集的环状皱纹(横向隆起的皮孔和收缩痕)和 纵皱纹(纵向沟纹)。这些皱纹是其干燥后表面的典型特征。
- 质地: 肉质肥厚,富含水分和养分。干燥后质地变得柔韧(俗称“油性”足)。
侧根与支根(归尾): 主根上常分出数条较粗的侧根,这些侧根末端又常分出多条细长的支根(即归尾)。
内部结构(横切面):- 皮层: 较宽厚。
- 形成层环: 明显,呈棕色环状。
- 木质部: 导管呈放射状排列(射线),颜色较浅(黄白色)。靠近形成层的部分颜色较深(棕色),称为“油室”或“油点”区域,是分泌道所在,含有挥发油等活性成分,是当归香气和药效的重要来源。“菊花心” 或 “朱砂点” 是描述其横切面上棕色油点(油室)与浅色木质部相间形成的放射状纹理的常用术语。
气味: 新鲜或干燥的当归根具有
浓郁、特异、持久的香气(主要来自挥发油),味微甜而后苦辛。
颜色: 新鲜根断面黄白色,干燥后断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油室处颜色更深。
“根茎”(根)独特之处总结:
- 发达的肉质主根和侧根(贮藏根),而非真正的地下茎。
- 根头部密布环状叶柄残基和休眠芽,形成显著特征。
- 表面具密集环纹(横向皱纹)和纵皱纹。
- 横切面具有特征性的“菊花心”或“朱砂点”(棕色油点放射状排列)。
- 具有浓郁特异的香气(来自根内油室/分泌道)。
- “归头”、“归身”、“归尾”的划分 基于根的不同部位形态(根头部、主根、支根)。
四、 其他特征(简要提及)
- 花: 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伞辐数目较多。花小,白色,花瓣5枚,顶端内卷。花期通常在6-7月。
- 果: 双悬果,椭圆形至卵形,扁平,背腹压扁,分果背棱隆起,侧棱具宽翅。成熟时易分离成两个分果。果期通常在7-9月。
总结
从植物学角度看,当归的形态特征完美体现了其伞形科、当归属的身份:
- 叶片: 通过其 二至三回三出式羽状复叶、尖锐锯齿边缘 和 显著膨大抱茎的叶鞘 彰显伞形科共性中的独特性。
- 根(常被误称为“根茎”): 其 肉质圆锥状/圆柱状主根、密布环痕的根头、表面的密集皱纹 以及横切面上标志性的 “菊花心”/“朱砂点” 和 浓郁香气,是识别当归药材和植株地下部分的最核心、最独特的形态特征。这些特征与其药用价值(特别是根部)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