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驾车出行
控制车速,加大车距:
-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能见度越低,车速越要慢。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关于雾天限速的规定(例如,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100米时,车速不超过60公里/小时;能见度小于100米大于50米时,车速不超过40公里/小时;能见度在50米以内时,车速不超过20公里/小时,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 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车距应至少是正常情况下的2-3倍以上,给自己留出充分的反应时间和制动距离。
正确使用灯光:
- 开启雾灯: 雾灯(前雾灯和后雾灯)是专门为穿透雾气设计的,黄光比白光穿透力更强。务必开启!
- 开启近光灯: 近光灯是基础照明,必须开启。
- 必要时开启示廓灯/危险报警闪光灯(双闪): 在能见度极低(如小于50米)或需要临时停车时,可以开启双闪,以警示后车。但需注意,开启双闪后,变道前应提前关闭双闪并打转向灯。
- 绝对禁止使用远光灯! 远光灯在雾中会发生漫反射,形成一片白茫茫的光幕,反而使驾驶员自己更看不清前方,也会严重干扰对向车辆驾驶员的视线。
保持高度专注:
- 集中注意力,紧盯前方: 密切观察前方路况和车辆动态。
- 关闭音响/避免交谈: 减少干扰,专注驾驶。
- 利用听觉: 在路口、弯道等位置,可以稍微开一点车窗,注意听其他车辆的喇叭声、发动机声等,辅助判断。
- 避免分心: 不要看手机、设置导航等。
谨慎操作:
- 避免急刹车: 如需减速,应提前、平缓地踩刹车,并通过点刹或开启双闪的方式提醒后车,防止追尾。
- 避免急打方向: 保持平稳行驶。
- 减少变道和超车: 非必要不变道、不超车。如需变道,提前打转向灯,仔细观察,确保安全。
- 善用标线/参照物: 在道路中央分道线或路缘石等作为参照物,帮助判断车辆位置和方向,但不要过分依赖或紧贴。
合理使用辅助设备:
- 使用雨刮器: 清除挡风玻璃上的雾气和水汽。
- 使用空调/除雾功能: 保持车内玻璃清晰,防止起雾。
- 谨慎使用导航: 提前设置好目的地,听语音提示,避免频繁低头看屏幕。
其他重要事项:
- 规划路线,了解路况: 出发前了解天气和路况信息,选择雾相对较小的时段或路线。如果雾太大,强烈建议推迟行程或寻找安全地点停车等待雾散。
- 保持车窗清洁: 确保所有车窗(包括后视镜)干净清晰。
- 注意行人和非机动车: 雾天行人和非机动车更难被发现,要特别留意。
- 如遇团雾: 进入团雾区域前提前减速,进入后稳住方向,切勿急刹,保持低速驶出。
- 如需停车: 尽量驶离主路,停在安全地带(如服务区、停车场)。如必须在高速路肩停车,务必开启双闪和示廓灯,车上所有人员立即撤离到护栏外安全区域,并在车后150米(恶劣天气建议更远)处放置三角警示牌。
🚶♀️ 二、 步行出行
穿着鲜艳或反光衣物:
- 选择颜色鲜艳(如红色、黄色、荧光色)或有反光条的衣服、背包、帽子等,让自己在雾中更容易被司机发现。
遵守交通规则:
- 务必走人行道。 没有人行道时,靠道路最右侧边缘行走(面向来车方向),便于观察车辆。
- 严格遵守交通信号灯: 即使是绿灯,也要格外小心,确认没有车辆闯红灯或未减速后再通过。
- 过马路走斑马线: 走斑马线时也要加倍小心,左右观察,确认安全。必要时可举手示意,增加自身可见度。
- 切勿横穿马路、翻越护栏。
提高警惕,注意观察:
- 不要埋头看手机或戴耳机听音乐! 这会极大分散注意力,降低对危险的感知。
-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随时注意周围环境,特别是车辆的声音和灯光。在路口、弯道、车辆出入口等危险区域更要小心。
- 注意路面湿滑: 雾天路面可能潮湿或有薄霜,小心滑倒。
其他注意事项:
- 避免在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上行走。
- 结伴而行: 如果可能,特别是老人和小孩,最好有人陪同。
- 避开大车: 大型车辆盲区大,在雾天更危险,务必远离。
🚌 三、 乘坐公共交通(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
提前查询信息:
- 关注公交、地铁官方发布的运营调整信息,了解是否有线路停运、绕行或延误。使用实时公交APP查询车辆位置和预计到达时间。
候车安全:
- 在指定站点等候: 站在站台上或安全区域,不要站在马路上。
- 注意观察来车: 由于视线差,车辆可能不易被发现,要提前留意车辆灯光和声音。
- 站稳扶好: 站台地面可能湿滑,注意脚下安全。
乘车安全:
- 上车站稳扶牢: 车辆在雾天行驶可能会更频繁地刹车,务必抓稳扶手或座椅靠背。
- 系好安全带(如乘坐出租车/网约车): 这是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 理解可能的延误: 雾天交通拥堵和减速行驶是常态,预留充足时间,保持耐心。
- 提醒司机安全驾驶: 如果发现司机有超速、未开雾灯等危险行为,可礼貌提醒。
下车安全:
- 提前准备: 快到站时提前向车门移动,避免匆忙。
- 观察后方: 下车前务必观察后方是否有车辆或非机动车驶来,确保安全再下车。
- 直接走向人行道: 下车后尽快走到安全的人行道上。
📌 通用原则
- 非必要不出行: 大雾天气,特别是能见度极低时,最安全的做法是尽量避免外出,尤其是长途出行。等待雾气消散或减轻后再出行。
- 预留充足时间: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比平时预留更多的时间,避免因赶时间而忽视安全。
- 保持耐心和冷静: 雾天出行缓慢、延误是常态,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急躁。
- 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 出行前和途中留意最新的天气和交通信息。
大雾弥漫时,安全不是选项而是责任。 每一次谨慎的灯光使用、每一次减速的决策、每一次对道路的专注观察,都是守护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无声誓言。出行前多一份准备,路上多一分耐心,雾气终将散去,而安全抵达的安心感会常伴左右。愿您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出行,都能平安抵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