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规则:台风命名的国际体系
管理机构: 世界气象组织(WMO)下属的台风委员会(由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沿岸的14个国家和地区组成)负责制定和管理该区域的台风命名表。
命名表构成:- 目前使用的是一个包含 140个名字 的循环命名表。
- 这些名字由台风委员会的14个成员(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越南)各提供 10个名字 组成。
- 名字通常具有 文化特色、美好寓意、易于发音和记忆 的特点,例如动物、植物、星座、神话人物、地名、自然现象等。
- 名字按提供成员的英文名称首字母 顺序排列,依次循环使用。
命名流程:- 当热带气旋在西北太平洋或南海生成,且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 8级(约63km/h) 时,位于日本东京的区域专业气象中心(RSMC Tokyo)就会根据命名表顺序,赋予其一个名字。
- 例如,如果上一个台风叫“悟空”,那么下一个可能就叫“玉兔”(假设按顺序轮到中国提供的名字)。
风暴“被改名”的真正原因:除名机制
这才是台风“改名”故事的核心。“改名”通常是指一个台风名字被从官方命名表中永久移除(除名),不再循环使用。 主要原因有:
造成特别严重的灾害和生命财产损失: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当一个台风造成了极其巨大的破坏、大量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影响时,为了表示对受灾地区人民的尊重,避免在未来的气象报告和灾害回顾中引起痛苦回忆和混淆,该台风的名字会被提请除名。
- 经典案例:
- 海燕(2013年): 在菲律宾造成毁灭性破坏,死亡人数超过6000人。被除名,由“白鹿”替代。
- 莫拉克(2009年): 给中国台湾和大陆带来特大暴雨和泥石流,造成巨大损失。被除名,由“艾莎尼”替代。
- 桑美(2006年): 在中国东部沿海造成严重破坏。被除名,由“山神”替代。
- 天鸽(2017年): 重创中国澳门、香港和广东。被除名,由“鸳鸯”替代。
- 山竹(2018年): 袭击菲律宾和中国华南,造成巨大损失。被除名,由“山陀儿”(一种水果)替代。
- 利奇马(2019年): 在中国东部沿海造成严重灾害。被除名,由“竹节草”替代。
- 玉兔(2018年): 虽然主要影响在海上,但强度极强(超强台风),对塞班岛等地造成严重破坏。被除名,由“银杏”替代。
名称本身引起歧义或混淆:- 发音或含义问题: 如果某个名字在某个成员的语言中发音困难,或者有负面、不雅的含义(尤其是在受灾地区),也可能被提请除名。
- 案例:
- 翰文(2001年): 由韩国提供。这个名字在韩语中发音类似“Hanuman”(印度神话中的猴神),但更主要的是,它在菲律宾某些方言中有“排泄物”的意思。在造成一定灾害后,被除名,由“红霞”替代。
- 清松(Sonamu,2013年): 由朝鲜提供。这个名字在马来语中发音类似“Tsunami”(海啸),引起了不必要的恐慌。尽管强度不大,也被除名,由“云雀”替代。
其他特殊原因: 非常罕见,例如名字本身可能涉及政治敏感问题等。
“改名”背后的故事与意义
对灾难的铭记与警示: 除名机制是对重大自然灾害的一种历史性标记。被除名的台风名字本身就成为了一场灾难的代名词(如“海燕”、“莫拉克”),提醒人们自然灾害的破坏力,促进防灾减灾意识的提高。
人道关怀与文化尊重: 这是除名机制的核心精神。避免在未来的气象报告中反复使用给特定地区带来深重灾难的名字,体现了对受灾民众情感和记忆的尊重。替换掉有负面含义的名字也体现了对不同文化的尊重。
国际协作的体现: 台风命名和除名是国际气象合作的重要成果。由14个成员共同参与制定规则、提供名字、审议除名提议(通常在台风委员会年会上讨论决定),体现了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协作精神。
新名字的诞生: 当一个名字被除名后,提供该名字的原成员有权提出一个新的名字来替代它,并提交台风委员会批准。新名字同样需要符合命名规则(美好寓意、文化特色等)。这保证了命名表的持续更新和活力。
- 例如: 中国的“龙王”(造成严重灾害被除名)由“海葵”替代;“海燕”由“白鹿”替代;“玉兔”由“银杏”替代。
名字背后的文化图景: 140个名字构成了一幅多彩的文化画卷。中国的名字多来自神话传说(悟空、电母、海神)、动物(海燕、杜鹃、白鹿)和植物(海棠、银杏);日本多使用星座(天琴、摩羯、北冕);东南亚国家常用水果(山竹、山陀儿)、花卉(茉莉、玫瑰)等。了解这些名字的来源,能增进对环太平洋不同文化的理解。
总结
台风“被改名”的本质是除名,是国际社会对造成极端灾害或存在严重问题的台风名字进行的一种永久性移除操作。它背后的规则是 WMO台风委员会制定的国际协作命名体系,而故事则充满了对灾难的警示、对人道主义的关怀、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以及国际合作的努力。每一个被除名的名字背后,都记录着一场惊心动魄的自然灾害和人类与之抗争的历史;每一个新补充的名字,都寄托着人们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
所以,下次再听到台风的名字,除了关注它的路径和强度,不妨也了解一下这个名字背后的故事——它可能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特色,或者,它可能是一个曾经带来巨大伤痛、如今已被“封存”在历史中的警示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