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象征战争杀伐与英雄气概
“白虹贯日” - 最经典的意象来源与运用
- 典故来源: 最早见于《战国策》、《史记》等典籍,如聂政刺韩傀、荆轲刺秦王时,均有“白虹贯日”的天象记载,被视为精诚感天、壮士赴死的征兆。
- 诗词运用:
- 唐·李白《拟恨赋》:“及夫荆卿入秦,直度易水……长虹贯日,寒风飒起。” 直接引用典故,渲染荆轲刺秦的悲壮。
- 唐·李白《送张秀才谒高中丞》:“壮士挥金槌,报仇六国闻。智勇冠终古,萧陈难与群。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 英谋信奇绝,夫子扬清芬。胡月入紫微,三光乱天文。高公镇淮海,谈笑却妖氛。采尔幕中画,戡难光殊勋。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但洒一行泪,临歧竟何云。” 诗中虽未直接出现“白虹贯日”,但其“壮士挥金槌”、“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的豪情与“白虹贯日”的意象精神相通,常被后世联想引用。
- 唐·沈彬《入塞曲》:“苦战沙间卧箭痕,戍楼闲上望星文。生希国泽分偏将,死夺河源答圣君。鸢觑败兵眠白草,马惊边鬼哭阴云。功多地远无人纪,汉阁笙歌日又曛。” 描绘战场惨烈,虽未明言“白虹”,但其“死夺河源答圣君”的悲壮与“白虹贯日”的象征意义一脉相承。
“剑气化虹” - 豪侠剑客的象征
- 将剑光或剑气比作白虹,突出其凌厉、迅疾、直冲云霄的威势。
- 唐·白居易《李都尉古剑》:“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 虽未直接写“白虹”,但后世常以“白虹”意象形容此类宝剑的凛然之气。
- 唐·贾岛《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剑客的锋芒与“白虹”的锐利意象相通。
- 常被引申的意象: “剑气冲霄汉”、“剑吐寒芒”、“剑光如练”等,均可与“白虹”意象产生联想。
二、 象征忠诚义烈与精诚感天
“精诚感天”- 延续“白虹贯日”的典故,强调忠义之士的赤诚之心足以感动天地,引发异象。
- 东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虽非诗词,但为后世诗词意象源头)
- 后世诗词常以此精神内核表达对忠臣义士的赞颂。
三、 象征天象示警与时代变局
“天象示警”
- 将“白虹贯日”视为上天对人间灾祸(尤其是兵灾、君王失德)的警示。
- 《汉书·天文志》:“虹霓者,阴阳之精也。…… 白虹屈短,上下锐,有者下大流血。” (史书记载)
- 唐·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诗中虽未直接写“白虹”,但“出师亘长云”、“拔剑击大荒”的宏大战争背景,常与预示变乱的天象(包括白虹)相关联。
- 唐·李白《胡无人》:“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胡无人,汉道昌。” “太白入月”是另一著名凶兆,其预示战争、变乱的功能与“白虹贯日”类似,常被诗人并提或联想。
“杀气冲霄”
- 直接用白虹形容战场或乱世中弥漫的肃杀之气。
- 唐·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 舟楫伫时英。…… 杀气横千里,军声动九垓。…… 白虹千里气,赤血一川苔。” 这里“白虹千里气”直接点明,将千里战场所凝聚的冲天杀气,形象地比喻为横贯天际的白虹,极其悲壮惨烈。
四、 象征桥梁或通天之路(较诗意化)
“虹桥”意象的变体- 偶尔诗人会以白虹比喻桥梁,或将其想象为连接天地的通道。
- 唐·李贺《梦天》:“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诗中“玉轮轧露湿团光”营造的奇幻仙境感,虽未明言白虹,但其“云楼”、“玉轮”的光晕效果,与白虹的视觉特征有相似之处,常被用于营造超凡意境。
- 引申: “白虹饮涧”等说法,虽非主流诗词意象,但在描绘自然奇观时偶有出现。
总结文人墨客常用的词句与表达特点:
- 直接引用典故: “白虹贯日”(最核心)
- 形容剑气/杀气: “剑气如虹”、“白虹贯日气”、“杀气冲霄化作白虹”、“白虹千里气”
- 渲染悲壮氛围: 与“壮士”、“荆轲”、“易水”、“金槌”、“死战”、“流血”等词并置。
- 预示灾变/警示: 常与“天象”、“凶兆”、“兵气”、“太白入月”等关联。
- 视觉描绘: 强调其“贯日”、“横空”、“千里”、“苍白色”、“如练”的形态特征。
- 精神内核: 突出其象征的刚烈、决绝、悲壮、忠诚、力量感、不祥预兆等特质。
白虹在诗词中绝非单纯的美丽天象,而是一个凝聚了深厚历史文化内涵、承载着强烈情感与命运感的象征性意象。它如同一道苍白的闪电,划破时空,将自然奇观与人间壮烈、天意警示紧密相连,展现出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