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九九信息网

从古代文献看杜松的记载,古人对这种植物有着怎样的认知和描述

发布:2025-08-22 18:09 浏览:0
特别声明:本页信息由用户及第三方发布,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详情请阅读九九信息网免责条款
详细信息

从古代文献来看,古人对杜松(学名:Juniperus rigida)的认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对其实用价值、形态特征及文化象征的深刻观察:

一、本草文献中的药用价值

名称与归类

药用功效

特殊用法

二、文学与方志中的形态与象征

形态描述

文化象征

三、地方志中的实用功能

生活用途

生态价值

四、宗教与民俗中的角色

祭祀与辟邪

传说与禁忌

总结:古人对杜松的认知特点 实用主义导向:侧重药用、材用、生态功能,体现“物尽其用”的生存智慧。 自然观察细致:对形态、习性的描述与现代植物学基本吻合。 文化符号多元:既象征高洁,又关联民俗信仰,反映人与自然的精神联结。 地域差异明显:北方文献记载丰富,南方较少,与杜松的分布密切相关。

附注:古代文献中的“杜”字常与“杜仲”“杜衡”等混淆,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杜松因形态近柏,亦常被误记为“桧柏”(如《尔雅》),需谨慎考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