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九九信息网

除了锄头镰刀,这些古代农具你认识几个?从播种到收割的工具演变史科普

发布:2025-08-18 19:18 浏览:0
特别声明:本页信息由用户及第三方发布,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详情请阅读九九信息网免责条款
详细信息

核心环节:整地、播种、中耕、灌溉、收获、脱粒、加工

一、整地工具 (开垦、翻土、碎土)

耒耜 (lěi sì):

犁 (lí):

耙 (bà / pá):

耱 (mò) / 耢 (lào):

二、播种工具

点播棒/尖头木棒:

耧车 (lóu chē):

三、中耕管理工具 (除草、松土、间苗、培土)

锄 (chú):

耧锄:

耘荡 / 耘爪:

四、灌溉工具

桔槔 (jié gāo):

辘轳 (lù lu):

翻车 (龙骨水车):

筒车:

五、收获工具 (收割、摘取)

石刀 / 蚌镰:

镰 (lián):

铚 (zhì):

艾:

推镰 (宋代):

六、脱粒工具 (使籽粒与秸秆分离)

连枷 (lián jiā):

碌碡 (liù zhou):

掼桶 / 拌桶:

七、清选加工工具 (去除杂质、加工粮食)

木锨 / 扬杴:

风车 / 扇车:

杵臼 (chǔ jiù):

碓 (duì):

石磨:

碾 (niǎn):

总结:古代农具的演变规律 材料革命: 从木、石、骨、蚌 → 青铜 → 铁。铁的普及(春秋战国)是农具性能(强度、锋利度、耐用性)飞跃的关键。 动力革命: 从人力 → 畜力(牛、马)→ 水力/风力。畜力犁耕、畜力耙耱、畜力碾磨、水力翻车/筒车/水碓/水碾、风力风车的应用,极大地解放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结构优化与专业化: 工具结构越来越精巧,功能越来越专一高效(如耧车、曲辕犁、扇车)。复合工具增多(如犁壁、耧车的发明)。 适应精耕细作: 工具的多样化和精细化,如针对水田的耖、耘荡,针对旱作的耙耱,各种中耕锄具等,都是为了满足日益精细的田间管理要求。 效率与省力化: 几乎所有重要演变都指向提高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如耧车播种、翻车提水、扇车清选、碓磨加工)。

这些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农具,不仅支撑了中华农耕文明的繁荣发展,其中许多发明(如耧车、翻车、扇车、曲辕犁)在当时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世界农业技术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们不仅是实用的生产工具,更是中华科技文明的重要见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