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九九信息网

雪花能有多大?历史上记录过的巨型雪花背后的气象条件分析

发布:2025-08-14 13:43 浏览:0
特别声明:本页信息由用户及第三方发布,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详情请阅读九九信息网免责条款
详细信息

雪花能有多大? 典型尺寸: 绝大多数雪花的直径在 0.5毫米到5毫米 之间。我们肉眼看到的“鹅毛大雪”通常是由多个雪花粘连在一起形成的雪团或雪簇。 巨型雪花: 历史上记录到的真正意义上的巨型单朵雪花(更准确地说是雪花聚合体)尺寸非常惊人:物理极限: 理论上,雪花聚合体的大小受限于其结构强度。雪花本身非常脆弱,当聚合体变得太大太重时,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气流扰动就很容易破碎。因此,直径超过20厘米的雪花聚合体极其罕见,接近物理极限。 巨型雪花(雪花聚合体)形成的气象条件分析

巨型雪花并非一个巨大的单晶冰晶,而是由大量较小、结构松散的冰晶(通常是树枝状星形冰晶)在下降过程中相互碰撞粘连形成的聚合体。其形成需要极其特殊且短暂维持的气象条件组合:

接近0°C的温度:

极高的相对湿度(接近饱和):

稳定、平静的大气层结:

微弱的上升气流:

合适的冰晶类型:

云底高度适中:

总结:巨型雪花形成的“完美风暴”

巨型雪花聚合体是多种苛刻气象条件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完美配合的产物:

云中产生大量优质“原料”: 云层中产生丰富的大尺寸树枝状星形冰晶。 关键粘连层: 云层下方存在一个深厚、温度非常接近0°C(-1°C至+1°C)、湿度接近饱和、大气稳定、垂直风切变极小、有微弱上升气流的“黄金粘连层”。 缓慢下降与粘连: 雪花在这个粘连层中缓慢下降,频繁碰撞,并依靠表面的薄水膜牢固粘连,像滚雪球一样越聚越大。 安全着陆(或观测): 这个聚合体在形成后能相对完整地落到地面被观测到(落地时撞击也可能导致破碎)。

正因为这些条件同时满足非常困难且短暂,所以巨型雪花极其罕见。它们通常出现在温和的冬季风暴后期,当较冷的空气逐渐被较暖湿的空气取代,形成稳定的、接近融点的近地面层时。历史上那些超大尺寸的记录(如38厘米)虽然存在,但受限于当时的观测条件,其精确性和普遍性需要谨慎看待。现代观测证实,直径10-20厘米的雪花聚合体在特定条件下确实可以形成,已是自然界中雪花尺寸的极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