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废料回收与再利用技术
瓷砖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废料,传统处理方式是填埋,不仅占用土地,还可能污染环境。现代环保技术致力于将这些废料“变废为宝”:
生产废坯/废砖回收:
- 技术: 将生产线上产生的次品、破损砖坯/瓷砖收集起来,经过破碎、研磨、筛分等工序,加工成符合要求的粉料。
- 应用: 重新作为原料掺入坯体配方中(通常控制一定比例,如5%-30%,取决于废料成分和产品要求)。这直接减少了原生矿物原料(如粘土、长石、石英)的开采量。
- 挑战与要点: 需要严格控制回收料的成分(尤其是釉面砖的废料可能含有釉料成分)、粒度、含水率等,避免影响坯体性能(如强度、收缩率、烧成颜色)和产品质量。
抛光、磨边废渣(污泥)回收:
- 技术:
- 脱水处理: 使用压滤机、离心机等设备将含水的抛光/磨边污泥进行脱水,形成泥饼。
- 干燥处理: 利用窑炉余热或专用干燥设备将泥饼干燥。
- 破碎与研磨: 将干燥后的泥饼破碎研磨成细粉。
- 应用: 回收粉料可部分替代坯体原料,或用于生产低档砖、广场砖、透水砖等对原料要求相对较低的产品。也可用于生产水泥、混凝土骨料或路基材料。
- 挑战与要点: 抛光污泥成分复杂(含有磨料颗粒如碳化硅、刚玉,以及坯釉成分),处理成本较高(脱水、干燥能耗大),回收利用比例和途径受限于其成分和杂质含量。
喷雾干燥塔废气粉尘回收:
- 技术: 在喷雾干燥塔的废气排放口安装高效的袋式除尘器或电除尘器。
- 应用: 收集的粉尘是成分相对均匀、细度合适的粉料,可以直接返回浆料制备系统或坯料制备系统重新利用,几乎实现“零排放”。
- 挑战与要点: 需要高效的除尘设备和稳定的运行管理。
窑炉烟气脱硫脱硝副产物利用:
- 技术: 部分烟气处理工艺(如湿法脱硫)会产生石膏等副产物。
- 应用: 如果副产物品质达标,可考虑作为建筑石膏原料进行利用,但目前应用比例不高。
二、 清洁能源在烧制过程中的应用
烧制是瓷砖生产能耗最高(约占60-70%)、碳排放最大的环节。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煤、重油、天然气)是减排的关键:
天然气替代:
- 现状: 天然气是目前相对清洁的过渡性能源,燃烧效率高,污染物(SOx, 颗粒物)排放远低于煤和重油,CO2排放也低于煤。
- 应用: 新建或改造的现代化窑炉普遍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这是当前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 局限: 仍属于化石能源,产生CO2排放,且受价格和供应稳定性影响。
生物质能:
- 技术: 利用农林废弃物(如木屑、秸秆、果壳等)制成的生物质颗粒或气化产生的生物质燃气作为燃料。
- 应用: 在部分有条件获取稳定生物质资源的地区,已有瓷砖厂尝试在窑炉上掺烧或完全使用生物质燃料。需要专用的燃烧器或对现有燃烧系统进行改造。
- 优势: 理论上碳中和(燃烧释放的CO2等于植物生长吸收的CO2),可再生。
- 挑战: 燃料供应稳定性、收集运输成本、燃料品质(热值、灰分、碱金属含量)波动大,灰分可能影响窑炉运行和产品质量,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如碱金属蒸气、不完全燃烧产物)需要控制。大规模应用仍需技术突破。
氢能:
- 技术: 使用氢气(通过电解水等绿氢方式生产)作为燃料。
- 应用: 处于研发和示范阶段。氢气燃烧只产生水蒸气,是理想的零碳燃料。
- 优势: 零碳排放(前提是氢气由可再生能源生产)。
- 挑战: 绿氢生产成本高昂;储存、运输和安全使用技术要求高;现有窑炉燃烧系统需要重大改造或重建;大规模应用依赖于整个氢能产业链的发展。是目前最具潜力但也最长远的技术方向。
电能(绿电):
- 技术:
- 电窑炉: 直接用电加热元件(如硅碳棒、硅钼棒)加热窑炉。技术成熟,但能耗成本极高。
- 微波/等离子体烧成: 新兴技术,利用微波或等离子体直接加热坯体,理论上效率更高,但技术复杂,尚在实验室或小规模试验阶段。
- 应用: 电窑炉主要用于特殊陶瓷或小批量生产。微波/等离子体技术离大规模工业应用还很远。
- 优势: 如果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风电、光伏、水电),则接近零碳排放;窑内气氛控制精确,无燃烧废气。
- 挑战: 电价(尤其是绿电)成本是目前最大的障碍;电窑炉能耗总量可能高于燃气窑;微波/等离子体技术需要解决均匀加热、设备放大、成本控制等问题。
太阳能:
- 技术: 利用聚光太阳能技术产生高温热空气或蒸汽。
- 应用: 目前主要用于为工厂提供中低温热能(如预热助燃空气、干燥坯体、工厂生活热水),或作为窑炉的辅助热源。直接用于提供烧成所需的高温(>1000°C)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尚处于研究阶段。
- 优势: 清洁可再生。
- 挑战: 受天气影响大,需要大规模储热系统;初期投资高;占地面积大;提供稳定高温热源技术不成熟。
三、 关键辅助技术:提高能效与协同减排
窑炉余热回收利用:- 技术: 利用换热器回收窑炉排出的高温烟气余热和窑体散失的热量。
- 应用: 加热助燃空气(提高燃烧效率)、干燥坯体、预热喷雾干燥塔所需热风、工厂供暖、甚至发电。这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节能措施之一,显著降低了整体能耗和碳排放。
高效节能窑炉设计:- 技术: 采用宽体窑、优化窑炉结构(如更好的保温材料、密封结构)、智能控制系统(精确控制温度曲线和气氛)。
- 应用: 减少散热损失,提高热效率,缩短烧成周期,降低单位产品能耗。
富氧燃烧/全氧燃烧:- 技术: 用氧气含量高于空气(富氧)或纯氧(全氧)代替空气助燃。
- 应用: 提高火焰温度,加快燃烧速度,减少烟气量(从而减少排烟热损失),提高热效率,并可能降低NOx排放(因氮气量减少)。但制氧能耗需要考量。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技术: 从窑炉烟气中分离捕获CO2,然后进行利用(如生产化学品、碳酸盐)或封存到地质结构中。
- 应用: 对于无法完全避免化石燃料使用的工厂,CCUS是深度脱碳的潜在技术路径。但目前成本极高,技术成熟度有待提高,主要处于示范阶段。
总结与展望
- 废料回收: 已成为行业标配,技术相对成熟,重点是提高回收比例、拓宽利用途径(如高值化利用)、降低处理成本。实现生产废料的“厂内闭路循环”是理想目标。
- 清洁能源: 天然气是当前主流过渡方案。生物质能在特定区域有应用潜力但面临燃料挑战;氢能是未来零碳烧制的终极方向,但依赖绿氢成本和产业链成熟;电能(绿电)成本是最大瓶颈;太阳能在辅助供热方面作用显著,直接高温应用尚需突破。
- 综合应用: 最现实的路径是多措并举:最大限度回收利用废料;使用天然气并持续提升窑炉效率(余热回收、智能控制);在条件允许的区域探索生物质掺烧;为未来氢能或绿电大规模应用做准备;积极部署CCUS示范项目。
- 政策驱动: 碳税、碳排放权交易、环保标准提高、绿色补贴等政策将极大加速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瓷砖行业的绿色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废料回收和清洁能源应用是两大核心支柱,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成本优化和政策支持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