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litzia reginae)吸引并专门服务于长喙传粉者(主要是南非的太阳鸟)的策略,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协同进化案例。它通过一系列精妙的结构组合来实现这一目标:
醒目的花序结构与“着陆平台”:
- 佛焰苞: 花序最显著的部分是大型、坚硬、船形或鸟喙状的苞片(佛焰苞)。它通常呈现鲜艳的橙色、紫色或红色,在绿色背景中极为醒目,远距离就能吸引传粉者的注意。
- 支撑功能: 这个坚硬的佛焰苞不仅起广告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充当了传粉者(太阳鸟)的着陆平台。太阳鸟需要落脚点才能稳定身体,将长喙伸入花朵深处。佛焰苞的硬度和角度恰好能承受鸟的体重并提供支撑。
引导路径与“杠杆机关”:
- 花朵排列: 真正的花朵(通常3朵或更多)依次排列在佛焰苞内伸出的花轴上。
- 花被结构:
- 外花被片: 通常是3片大型、鲜艳的橙色或黄色萼片状结构(功能上类似花瓣),非常显眼。
- 内花被片: 包含:
- 蓝色/紫色花瓣: 通常2片,较小,融合或分离,常呈箭头状或舟状,颜色与佛焰苞和橙色外花被形成强烈对比(鸟类对蓝色和橙色非常敏感)。
- “花舌”: 这是一个关键结构!它是内花被片的一部分,通常较小,颜色较深(如深蓝或紫色),位于花朵入口处。
- 杠杆机制: 当太阳鸟降落在佛焰苞平台上,为了吸食花蜜,它会将长而弯曲的喙伸向蓝色的内花被片(花瓣)基部。在试图接触花蜜时,鸟喙会向下按压“花舌”或附近的花瓣基部。这个动作就像一个杠杆触发器。
精准的传粉机制与“花粉放置器”:
- 雄蕊与柱头位置: 这是最精妙的部分。
- 雄蕊(花药)和柱头(接受花粉的雌性部分)被包裹在舟状的内花被片(花瓣)形成的狭窄“通道”或“夹子”里。
- 它们的位置非常靠近,并且通常位于通道的顶部或侧面。
- 机关触发: 当鸟喙按压“花舌”或花瓣基部时,这个杠杆作用会迫使包裹着雄蕊和柱头的花瓣“夹子”稍微张开。
- 花粉释放与涂抹: 花瓣张开的同时:
- 花药(花粉囊)会将花粉直接涂抹或弹射到正在伸入喙的鸟的 喙基、下颚或胸前的羽毛上(具体位置因物种略有差异)。这个位置是固定的,因为鸟喙伸入的深度和角度相对固定。
- 同时,柱头也可能暴露出来,如果鸟身上已有之前访问花朵带来的花粉,就可能在此刻被柱头接触到。
- 精准性: 这种机制确保了花粉被精准地涂抹在传粉者身体的特定位置(通常是喙基附近),当这只鸟访问下一朵天堂鸟花时,它身体上携带花粉的相同位置正好会接触到那朵花的柱头,从而完成异花授粉。这种“点对点”的精准传递大大提高了授粉效率。
花蜜奖励与专一性:
- 深藏的花蜜: 花蜜腺位于花朵基部深处,藏在蓝色花瓣形成的“通道”底部。只有拥有足够长且弯曲喙的鸟类(如太阳鸟)才能伸进去吸食到花蜜。
- 排除竞争者: 这种深度和结构有效阻止了短喙的昆虫(如蜜蜂)或其他短喙鸟类接触到花蜜,减少了无效传粉者的访问,确保只有目标传粉者(长喙太阳鸟)能获得奖励并有效传粉。
视觉信号强化:
- 色彩组合: 佛焰苞的鲜艳橙色/紫色、外花被片的亮橙色/黄色与内花被片(花瓣)的深邃蓝色/紫色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这种组合在鸟类视觉中极其醒目(鸟类能看到更广的色域,包括紫外光,天堂鸟某些部分可能反射紫外光)。
- 无香或弱香: 天堂鸟花通常没有浓烈香味或气味很淡。因为其主要传粉者鸟类主要依赖视觉而非嗅觉寻找食物,缺乏香味也有助于避免吸引不必要的昆虫。
总结天堂鸟的策略:
用巨大、鲜艳、坚硬的佛焰苞远距离吸引注意并
提供着陆平台。
用强烈的色彩对比(橙/黄 vs. 蓝/紫) 近距离引导传粉者找到入口。
利用深藏的花蜜作为奖励,
筛选出长喙传粉者(太阳鸟)。
设计精妙的“杠杆-夹子”结构,当传粉者为取食花蜜而按压特定部位时,触发机关。
通过被包裹的雄蕊和柱头组成的精准“花粉放置器”,在机关触发时将花粉
精准涂抹在传粉者身体的固定位置(喙基/胸前),并让柱头在合适时机接触同一位置带来的花粉,实现高效、专一的异花授粉。
这种从叶片支撑的花序结构到花朵内部精巧机关的组合,完美地适应了长喙太阳鸟的取食行为,是植物与传粉者协同进化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