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梳理一下花菱草(学名:Eschscholzia californica)在18世纪的发现与命名历史,重点分析相关植物学文献的记载。这段历史体现了欧洲殖民扩张背景下植物学知识的传播、命名体系的演变以及跨大西洋合作的特性。
核心发现历程与18世纪文献记载
首次记录:西班牙殖民探险(1780s)
- 时间与地点: 花菱草原产于北美西部,特别是加利福尼亚。它首次被欧洲人科学记录是在18世纪末西班牙对加利福尼亚殖民扩张时期。
- 关键人物: 何塞·隆基略·伊·卡斯特罗 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记录者之一。他是一位西班牙植物学家和医生,参与了1785-1788年由西班牙海军军官埃斯特万·何塞·马丁内斯领导的太平洋西北海岸探险(主要目标是加强西班牙对阿拉斯加沿岸的主张)。
- 文献记载:
- 隆基略在探险期间(1786-1787年)在加利福尼亚海岸(具体地点可能是蒙特雷湾或旧金山湾)采集到了花菱草的标本,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绘图。
- 这些记录最初保存在《新西班牙植物志》 的手稿中。这部大型著作旨在记录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植物多样性,由多位植物学家参与编纂,隆基略负责太平洋西北部部分。
- 现存最早的公开文献证据: 隆基略的描述虽然完成于18世纪80年代末,但并未在他生前正式出版。他的工作成果后来被更资深的西班牙植物学家安东尼奥·何塞·卡瓦尼列斯所引用和发表。
- 卡瓦尼列斯的正式发表(1793):
- 卡瓦尼列斯在1793年出版的期刊 《马德里皇家植物园年鉴》 中,发表了隆基略关于花菱草的描述和绘图(由隆基略绘制)。
- 文献记载要点: 卡瓦尼列斯的文章标题通常包含类似“Descripción de algunas plantas del nuevo descubrimiento en la costa septentrional de Californias”的内容。在这篇文章中,他详细描述了这种新植物,并使用了隆基略赋予它的西班牙语名称 “Amapola de California” (加利福尼亚罂粟)。
- 意义: 这是花菱草首次在正式的欧洲科学出版物中被描述和描绘,时间在18世纪内(1793年)。这标志着花菱草正式进入欧洲植物学界的视野。卡瓦尼列斯的文章是研究18世纪花菱草发现史的最核心文献。
标本采集与跨洋传递:
- 隆基略采集的标本(模式标本)被送回西班牙,保存在马德里皇家植物园(Real Jardín Botánico de Madrid)。这些标本成为后续研究的基础。
- 植物标本的跨洋运输在当时是缓慢且充满风险的,这解释了为什么发现(1786/87)到正式发表(1793)之间存在时间差。
命名历史的演变(18世纪奠定基础,正式命名在19世纪初)
-
18世纪的名称:
- “Amapola de California” (卡瓦尼列斯, 1793): 这是花菱草在18世纪获得并被欧洲学术界认知的主要名称,意为“加利福尼亚罂粟”。这个俗名准确反映了它的外观(类似罂粟)和产地。
- 尚未有正式学名: 虽然卡瓦尼列斯在1793年正式描述了它,但他并未在当时给花菱草一个拉丁双名(属名+种加词)。林奈的双名法(Systema Naturae)虽然在18世纪中叶(1753)已经确立并逐渐推广,但在新大陆植物描述中,尤其是在非林奈体系的学者(如卡瓦尼列斯)那里,完全采用还需要时间。卡瓦尼列斯通常倾向于使用冗长的描述性短语名。
-
正式学名的确立(19世纪初):
- 关键人物与探险: 阿德尔贝特·冯·夏米索 和 约翰·弗里德里希·冯·埃希霍尔茨。他们是德国博物学家,参加了1815-1818年由俄国军官奥托·冯·科策布率领的环球探险(“留里克号”探险)。
- 重新发现与命名(1816): 探险船于1816年抵达加利福尼亚。夏米索在旧金山湾附近采集到了花菱草。他被这种美丽的植物所吸引。
- 文献记载与命名(1820):
- 夏米索在1820年出版的探险植物学成果报告 《留里克号航行植物学》 中正式描述了花菱草。
- 命名行为: 夏米索为了纪念他的朋友、船上的医生埃希霍尔茨(Johann Friedrich von Eschscholtz),将这种植物命名为 Eschscholzia californica。他同时建立了新属 Eschscholzia。
- 模式指定: 夏米索基于他在1816年采集的标本(模式标本)进行了描述和命名。
- 意义: 这份1820年的文献确立了花菱草沿用至今的正式学名。虽然命名发生在19世纪(1820年),但其基础——采集、观察和分类工作——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延续期,并且是对18世纪末(卡瓦尼列斯1793年)描述的那同一种植物的正式命名。
18世纪文献记载分析要点总结
首次科学记录在18世纪: 花菱草的科学发现和首次详细描述发生在18世纪80年代末(隆基略),并在18世纪末(1793年,卡瓦尼列斯)通过正式出版物被欧洲学界知晓。核心18世纪文献是卡瓦尼列斯1793年在《马德里皇家植物园年鉴》上的文章。
发现背景: 发现是西班牙殖民扩张(加利福尼亚殖民化)和科学考察(如马丁内斯-隆基略探险)的直接产物。
关键人物: 何塞·隆基略(采集者、描述者)和安东尼奥·何塞·卡瓦尼列斯(发表者)是18世纪花菱草发现史上的核心人物。
18世纪名称: “Amapola de California” 是18世纪赋予它的主要科学名称(俗名/描述性名称)。
学名滞后性: 正式拉丁学名
Eschscholzia californica 的建立是在19世纪初(1820年,夏米索),这是对18世纪已发现物种的正式命名。这反映了新物种从发现、描述到被纳入林奈双名法体系有时存在的时间差。
跨大西洋合作与竞争: 花菱草的发现和命名历史涉及西班牙(隆基略、卡瓦尼列斯)、德国(夏米索、埃希霍尔茨)、俄国(科策布探险)等多国人员的努力,体现了当时植物学研究的国际性,但也隐含着殖民扩张背景下对自然资源(包括植物)的争夺和命名权的归属问题。
文献链:- 源头: 隆基略的野外笔记、绘图和标本(1786/87,未出版)。
- 关键发表: 卡瓦尼列斯1793年的文章(引用了隆基略的工作,首次公开描述)。
- 模式标本: 隆基略采集的标本(存马德里)和夏米索1816年采集的标本(用于正式命名)。
- 正式命名文献: 夏米索1820年的《留里克号航行植物学》。
结论
花菱草在18世纪的发现历史清晰地记录在西班牙植物学家隆基略和卡瓦尼列斯的文献(特别是卡瓦尼列斯1793年的发表)中。它作为“加利福尼亚罂粟”(Amapola de California)被引入欧洲植物学界,是西班牙殖民时代科学考察的成果。尽管其正式学名 Eschscholzia californica 是在19世纪初由德国植物学家夏米索确立的,但这个命名行为本身是建立在对18世纪末已描述物种的重新采集和确认基础上的。因此,18世纪的文献(主要是1793年卡瓦尼列斯的文章)是理解花菱草科学发现起源的基石,而19世纪初的文献则完成了其现代植物分类学身份的最终确认。这段历史是欧洲全球探索、殖民科学网络运作以及林奈命名体系逐步被采纳应用的典型例证。